磁縣師范教育沿革
索學強
自清末“百日維新”后,磁縣舉辦新教育,倡辦高小,推廣初小風氣日盛。民國初年,王雅品任磁縣勸學所長后,新學發展更快,計有高等小學八所,初等小學二百余處,使本縣的新教育生面別開。然而,教師短缺的現象益顯嚴重,創辦師范教育已成為刻不容緩。
一、民國時期
為適應磁縣新教育的發展,培養師資,于民國初年在城內第一高小附設了師資講習所;在城內女子高小附設了女子簡易師范。這兩所師范的創立,開創了磁縣師范教育之先,使本縣的教師來源有了保障。
民國十五年(1926年)縣立師范講習所遷入磁縣縣立初級中學(現磁縣二中校址);民國十七年(1928年)女子簡易師范也并入該校。為了男女師范實習便利起見,又在該校先后設立了實驗小學和模范小學各一處。至此,磁縣的師范教育已趨于完整,走向正軌。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軍侵占磁縣后,男女師范也即宣告解散、停辦。
民國三十年(1941年)薛明軒任磁縣第一高小校長后,遂在該校擴充簡易師范一個班。
二、建國前后
1945年磁縣解放后,為培養新社會的教師,“磁縣簡易師范”于1947年7月正式成立,附設于當時撤往西部山區索井村的“漳濱中學”(因國民黨殘部和還鄉團盤踞安陽市,夜間不斷來磁騷擾,殺害解放區干群),由“漳濱中學”校長李巨川兼任“磁縣簡師”校長,并在索井村招收了首批新生80余名(即磁縣簡師一班、二班),學制為一年。
1947年夏,劉鄧大軍南下,社會安定后,“漳濱中學”于同年秋遷回磁縣城南關舊址,“磁縣簡師”一、二班同時遷到城內鼓樓后路西(現磁州鎮政府址)。1948年春,“漳濱中學”遷往武安,“磁縣簡易師范”即遷入縣城南關原漳濱中學舊址(現二中校址),并明確吳亮璞為校長,吳調走后,張景韓接任校長。
同年夏,首批學生(一、二班)畢業后,又招收三、四兩個班。
1949年9月又招收4個班192人,校長許成友,教導主任馮文和,教師有張懷祖、李甫、李日清、趙尚文、王蕓橋、錢增惠、于汝林、王少奇、張子珍、趙美才、閻桂榮等,共有教職工16人。
1951年春,磁縣簡易師范改為三年制正規師范,席如啞任校長。
1956年磁縣師范停辦。
三、磁縣、臨漳、成安三縣合并時期
1958年8月,磁縣、臨漳、成安三縣合并。磁縣師范和成安師范同時合并,校名為“磁縣第一師范學校”(校址仍在現磁縣第二中學址)校長席如啞,書記趙明三,教導主任張名揚,共有教職工31人。(原成安師范改為磁縣第二師范),當年秋季招生后,全校共有初師6個班295人;中師1個班40人;速成師范5個班296人。在校學生計631人。同年,磁縣師范招收了幼兒師范兩個班,其中三年制1個班,短期訓練班1個,共100名學生。
1959年秋,中師招生4個班200人;初師招生兩個班100人;短期訓練班招收初中畢業生300人;幼兒師范4個班200人(其中三年制2個班100人;一年制1個班50人;短期訓練班1個班50人)。同年,將速師班改為三年制遷到第二師范學校。
1960年,磁縣師范中師招生了3個班,初師招生2個班。
1961年5月,磁縣、臨漳、成安三縣分立。磁縣師范隨之停辦。
粉碎“四人幫”后
1983年,為培養小學師資,根據省、地指示精神,磁縣再次辦起了師范,學校設在二中,校長楊桐。該校每年招生兩個班,招生對象是在職的民辦、代課教師,經過考試擇優錄取,學制二年,學生畢業后即為國辦教師。
1985年,磁縣師范由磁縣二中遷到白土煤礦舊址——磁縣武裝部民兵訓練基地,與磁縣教師進修學校合辦,為一個班子,兩套人馬,招生對象已擴展到未達標的在職國辦教師。
1990年,磁縣師范撤回縣城新址。
1993年,磁縣師范宣布停辦,教職工并入磁縣教師進修學校。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的文章,屬邯鄲文化網原創
請尊重作者,轉載注明作者、文章出處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