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錢理群
這些年我們把教育越說越復雜,越糊涂?,F在應該返璞歸真,回到常識上來。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個最樸實的說法:孩子上學,就是“去讀書”。讀書,這就是關鍵。引導學生讀書,是教育的根本職責。
我們現在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家都不讀書,老師不讀書,學生也不讀書;或者說,老師只讀教學參考書,學生只讀和影視有關的書,學校里完全沒有自由閱讀的空間和時間。
現在,我們要恢復教育常識,就是要重新營造自由讀書的條件,環境和氣氛。
在我看來,要辦好教育,需要三個條件:
首先要有好校長。而好校長的一個重要品質,就是喜歡讀書。
其次要有好教師。好校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養一批好教師。什么是好教師?應該有三愛:愛教育,愛學生,愛讀書。
還要有一個好的圖書室。里面不能只有與應試有關的書,應該有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適合孩子讀的好書。
現在是網絡的時代,圖書室里還應該有電腦設備。即使現在難以做到,以后也要創造條件,完善網絡設備。
要知道,網絡將是年輕一代主要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在這方面落后了,將處處落后。
什么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著學生一起讀書。就這么簡單。但真要做到,還不容易。
中小學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條:一是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二是教給學生好的讀書方法;三是養成讀書的習慣。做到這三條,學生就會一輩子讀書,受益無窮。
除了引導學生讀紙質的書,還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
更需引導學生讀“生活”這本活書、大書。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腳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與父老鄉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種適合于在自己鄉土上生存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應的地方文化與地方知識。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應該編寫鄉土教材,開設鄉土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識,從而和養育自己的這方土地建立精神聯系。以后學生長大了,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自己的根。
通過讀書,養成了讀書興趣、方法和習慣;又通過鄉土知識的學習,在自己的家園扎根,這樣就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個終生學習的底子,一個終生精神發展的底子。
有了這兩個底子,以后無論遇到什么,都能從容應對。培育這兩個底子,我們基礎教育就盡職盡責了。
我們先要有清醒的估計,對我們的局限性要有充分的估計和認識,不要幻想通過個人的努力,或者通過一群人努力就能改變我們的教育面貌,但是我可以局部地改變。
現在不是大有作為的時代,但是我們是可以“小有作為”,如果我們努力可以“中有作為”,就很不錯,就很了不起了。
我們要靜悄悄地一點點地做。在幫助孩子的這個過程當中,你自己也改變了,你也感到你的生命力有價值。
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的文章,屬邯鄲文化網原創
請尊重作者,轉載注明作者、文章出處
(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
招標代理
河北林洋工程項目有限公司
后勤一體化服務
河北納初商貿有限公司
人事代理 勞務派遣
邯鄲市王邊溪谷文化有限公司科技創新服務
科技創新服務
邯鄲市眾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