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響堂石窟是鄴晉古道上最大的一處石窟,半山腰平臺上南北排列九個窟,坐東朝西,主要的洞窟3、6、7、8等開鑿于東魏北齊時期,除了九個窟以外,在平臺下方不遠處還有兩個隱藏得很深的洞窟
從山下用長焦鏡頭拍攝山上洞窟全貌的時候,已經能夠看到7、8、9窟下方兩個隱藏洞窟的一角,覺得不會難找
【北響堂石窟全貌】
但是到了山上,在相應位置來回找了三四遍,沒發現一點痕跡,只有滿山的樹木,沿山路往下走路了一段回望,也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如果不是在山腳下已經遙望到了這兩個窟,估計已經放棄尋找了,明明就在眼前的山坡上,既看不到,也沒有路,仔細觀察了幾遍發現有一個小小的“樹洞”,不能稱為路,因為兩側枝條相接,根本無法站立行走,只能彎著腰從“樹洞”里鉆進去,也只有這里是點希望了,決定上去看看,山上滿是帶刺的植物,通行不易
鉆過樹叢之后果然看到兩個石窟,路不長,但是很陡,來這里需謹慎
【兩個隱藏洞窟】
兩窟朝向與平臺上方的洞窟基本一致,都是坐東朝西,雖然緊緊相鄰,但兩窟并未開鑿在同一底平面上,形制也不同,是不同時代開的產物
北側石窟門口兩尊天王,衣帶飄逸,八角三段束蓮柱頂端有寶珠,上方有飛天,門檻上還有精致的紋飾,窟內是空的,無造像,北窟的窟門造型與平臺上的北齊第6窟釋迦洞接近,天王神似南響堂北齊第7窟,應是北朝晚期開鑿
【北窟全貌】
【窟門口的天王】
【另一側的天王】
【窟門上方的小佛像】
【束蓮柱頂端的飛天】
【雕刻華麗的門檻】
【北窟內部是空的】
【窟頂寶珠】
南窟門口是兩尊獅子,頂部有蕉葉寶珠,門楣上方有銘文,自左向右豎寫,由于部分石壁被鑿掉,銘文已不完整,殘存部分仍有很高價值,根據銘文可知是高僧瘞窟,唐貞元八年(792年)去世,春秋九十一,僧蠟七十二,貞元十四年(798年)開窟
【南窟全貌】
【門楣上方銘文】
【上方蕉葉寶珠】
【上部還有寶珠】
窟內正壁開鑿有一尊坐姿像,應是高僧本人,頭部已經沒有了,側壁有大字書寫人名字,兩側還有線刻的供養人
【窟內高僧坐像】
【側壁刻字】
【線刻供養人】
根據銘文推算,墓主出生于武周長安二年(702年),開元八年(720年)出家,銘文中還有一處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年號,下文殘缺,觀其大意應是來到響堂山的時間,在響堂山上修行了五十多年
文中說和尚“削發嵩山登壇洛陽”、“四朝國師五都法印”,唐玄宗開元年間出家,經肅宗、代宗,至唐德宗貞元八年去世,正好四朝,“國師”、“五都法印”表明身份很高
兩個隱藏洞窟都是瘞窟,北窟與北響堂一眾北朝晚期洞窟同時期,或許安葬的就是當年主持開窟的僧人,但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高歡的葬所;南窟的高僧經歷了唐朝由盛至衰的過程,這一階段北響堂留下的遺跡較少,只有第一窟的部分造像有唐代風格,另外山下常樂寺遺址的小石塔也是唐代風格
北窟的主人會不會是高歡呢?《資治通鑒》記載現在河北磁縣的高歡義平陵只是虛葬,篤信佛教的高歡把自己葬在了響堂山:“虛葬齊獻武王于漳水之西,潛鑿成安鼓山石窟佛頂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石取金而逃”
【河北磁縣高歡義平陵】
我個人覺得北響堂山上有可能是高歡陵穴的地方有三處,一是第三窟大佛洞中心柱南側頂部的洞穴,但也有可能是裝藏之用;
【北響堂第三窟南側疑為高歡陵穴的洞窟】
二是山頂的西天宮殿,更像是一座疊澀檐的單層塔,石門框上有唐代早期投金龍玉璧題記,說明其建造時間更早,有可能是北朝晚期;
【北響堂山頂的天宮殿】
三就是這兩個隱藏洞窟中的北窟,從整體布局看,此窟位于主要洞窟的左首下方,正是供養人的位置,而且隱藏洞窟的下方數十米還有十個瘞窟,也是北朝風格,或為高歡的陪葬墓,如此安排也是合理的
【下方不遠處的瘞窟】
高歡如果在佛祖面前囂張一點,就把自己塞到大佛頭頂上,或者山頂建塔,如果謙卑一點,或許會選擇此供養人的位置,你覺得高歡會是哪種人呢? 南窟銘文中說永泰年間昭義軍節度使,平陽郡王薛公曾支持過大師的事業,“薛公”指的是薛嵩,薛仁貴的孫子,此時正主政這一帶
薛嵩比大師早二十年去世,安葬回了山西老家,今山西夏縣大張村外還有薛嵩墓及神道碑,距離司馬光墓園約八公里
【山西夏縣薛嵩神道碑】
【山西夏縣薛嵩神道碑】
北響堂山頂的西天宮殿門框上有一段殘缺了年號的游記,其中“秘書省校書郎薛貽謀”是薛嵩的兒子,同游者中澤州刺史盧元輔是曾擔任唐朝宰相的盧杞的兒子,顏真卿就是在盧杞的暗中編排下出使叛將李希烈部,最終被殺
【有薛貽謀和盧元輔名字的游記】
最后說一下兩個隱藏窟的位置,參觀完山上平臺的洞窟后,選擇南側的路下山,不遠有個岔路口,一條是下山的路,能看到路邊有十個瘞窟,另一條路通往山頂的天宮殿,兩個隱藏洞窟就在岔路口斜上方的山崖上
|